專業領域 |
進階能力課群(欲拿專業領域證明必修) |
專業領域課群 |
系統層級生物能力 |
分子層級生物能力 |
物理化學分析能力 |
計算與量化能力 |
專業領域必修課程
(欲拿專業領域證明必修) |
專業領域選修課程
(自由選修) |
計算生物與生物資訊Computational Biology/ Bioinformatics
(22~24) |
以下課程五選二: |
以下課程五選三:
- 生物統計 3
- 生科應用數學 3
- 生物機器學習 3
- 生物序列分析與高通量技術 3
- 結構生物資訊 3
|
以下課程七選二:
- 計算生物學-建模與預測 3
- 統計熱力學 3
- 生物資訊程式設計 3
- 計算化學特論 3
- 分子模擬 3
- 生物影像資訊學 3
- 智慧型機器學習與電腦輔助藥物設計 3
|
|
|
|
|
計算生物與生物資訊Computational Biology/ Bioinformatics
子領域:
遺傳與基因體
Genetics and Genomics
(21~22) |
以下課程二選一:
|
|
|
- 計算生物實驗 1
- 生物統計 3
- 生物序列分析與高通量技術 3
|
以下課程二選一:
|
- 生物機器學習
- 生科應用數學
- 結構生物學
- 結構生物資訊
|
化學生物與生物物理
Chemical Biology and Biophysics(20~22) |
|
以下課程三選二:
- 結構生物學 3
- 生物化學(二) 3
- 分子生物學(二) 3
|
以下課程二選一:
|
以下課程五選二:
- 計算生物實驗 1
- 生物統計 3
- 生科應用數學 3
- 生物機器學習 3
- 結構生物資訊 3
|
|
- 統計熱力學
- 蛋白質結構動態與功能
- 蛋白質物理生化學
- 計算化學特論
- 分子模擬
- 光電生物物理技術
- 高等生物物理技術
- 蛋白質表達、純化、結晶與結構解析
- 智慧型機器學習與電腦輔助藥物設計
|
神經生物
Neurobiology
(22) |
- 細胞生物學(一) 2
- 細胞生物學(二) 2
- 生理學(一) 2
- 生理學(二) 2
- 遺傳學 3
- 神經生物學(一) 2
- 神經生物學(二) 2
建議實驗:
細胞生物學實驗 |
|
|
以下課程二選一:
建議實驗:
計算生物實驗 |
|
- 神經科學
- 神經科學專論
- 認知神經科學
- 大腦與認知科學
- 果蠅神經科學
- 線蟲生物學論文導論與實作
- 神經造影方法與應用
- 神經工程
- 電腦在生醫的應用
- 神經反饋於臨床應用
- 聽力科學
- 顯微鏡在細胞學之應用
|
腫瘤免疫與癌症生物
Tumor Immunology and Cancer Biology
(25~26) |
- 細胞生物學(一) 2
- 細胞生物學(二) 2
- 生理學(一) 2
- 生理學(二) 2
- 免疫學 3
- 腫瘤生物學 3
建議實驗:
細胞生物學實驗 |
|
|
|
以下課程二選一:
|
- 醫學微生物
- 臨床微生物
- 免疫診斷技術及應用
- 分子抗癌特論
- 分子與細胞毒理學
- 病理學
- 轉譯醫學:病理學
- 全能誘導型幹細胞的應用與展望
- 實驗動物福祉及基礎技術操作實習
- 實驗動物學概論
- 實驗動物疾病學
- 演化生物學
- 生物序列分析與高通量技術
- 細菌致病機制
- 組織光學
- 光學生物影像技術
- 顯微鏡在細胞學之應用
|
生物工程
Bioengineering
子領域:
生物儀器技術
Bio- instrumentation
(22~23) |
以下課程二選一:
|
|
- 物理化學(一) 3
- 有機化學(二) 4
- 分析化學 3
- 儀器分析 3
|
以下課程三選一:
|
|
- 顯微鏡在細胞學之應用
- 實驗動物福祉及基礎技術操作實習
- 生物晶片實作
- 免疫診斷技術及應用
- 組織光學
- 光學生物影像技術
- 生物影像資訊學
- 生物晶片技術
- 對比劑與分子影像學
- 磁振造影及其對比劑
- 神經造影方法與應用
|
生物工程
Bioengineering
子領域:
基因工程與
合成生物學
Genetic Engineering and Synthetic Biology
(22) |
建議實驗:
微生物學實驗 |
- 生物化學(二) 3
- 分子生物學(二) 3
- 結構生物學 3
|
|
|
|
- 生化工程特論
- 代謝工程應用於生質能源與材料
- 蛋白質表達、純化、結晶與結構解析
- 生物序列分析與高通量技術
- 生物機器學習
- 基因重組技術與代謝工程
- 生物資訊程式設計
- 生物統計
- 生科應用數學
|